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涉及捕捉探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基板的上侧装设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的上侧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上侧装设的第一步进电机,方便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进行初步的调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作用,方便对捕捉探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一固定板上侧滑动配合的第一托板,方便捕捉探头在对物体进行捕捉时的移动。
公开号:CN214331989U
申请号:CN202023209639.0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戚豪俊
申请人:Zhijiang College of ZJUT;
IPC主号:F16M11-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捉探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
[n0002] 目前,运动相机探头的使用方式主要有手持拍摄式或固定拍摄式两种。手持拍摄方式,需要极限运动的参与者将手腾出来握持相机进行拍摄。虽然手持拍摄方式可以根据人的需求进行取景,在取景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分心在取景上而不能尽情地专注与运动中,因而不利于参与者运动的施展。
[n0003] 在现实拍摄过程中,运动相机很难固定,运动相机往往发生抖动,导致录下的影响较为模糊。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通过在基板上侧装设的第一步进电机,方便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进行初步的调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作用,方便对捕捉探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一固定板上侧滑动配合的第一托板,方便捕捉探头在对物体进行捕捉时的移动,通过第二步进电机的转动作用,方便在捕捉探头捕捉物体时,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调整,通过第二托板上侧滑动配合的四个限位机构,方便对捕捉探头进行固定,减少在探头工作的过程中抖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n0006]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基板,基板的上侧装设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的上侧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托板,第一托板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托板,第二托板的上侧滑动配合有四个夹持机构;
[n0007] 夹持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第二托板上侧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装设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装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周侧活动配合有弧型卡板。
[n0008] 可选的,第一固定板的上侧开设有两第一滑槽,两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两第一滑块,第一托板装设在四个第一滑块的上侧。
[n0009] 可选的,第二托板的上侧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四个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四个第二电动推杆装设在第二滑块的上侧。
[n0010] 可选的,基板的下侧装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四个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均铰接有第四电动推杆,四个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装设有万向器,四个万向器的一侧装设有底座。
[n0011] 可选的,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装设有转轴,第四电动推杆转动配合在转轴的周侧。
[n0012] 可选的,第二托板的上侧装设有捕捉探头,捕捉探头位于四个限位机构的内侧。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基板上侧装设的第一步进电机,方便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进行初步的调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作用,方便对捕捉探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一固定板上侧滑动配合的第一托板,方便捕捉探头在对物体进行捕捉时的移动,通过第二步进电机的转动作用,方便在捕捉探头捕捉物体时,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调整,通过第二托板上侧滑动配合的四个限位机构,方便对捕捉探头进行固定,减少在探头工作的过程中抖的情况发生。
[n0015]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n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n0021]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n0022] 基板1,第一步进电机2,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固定板4,第一滑槽5,第一托板6,第二固定块7,第四电动推杆8,万向器9,底座10,第二步进电机11,第二托板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块14,第二电动推杆15,第一固定块16,第三电动推杆17,固定柱18,弧型卡板19。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n0024]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n0025] 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侧装设有第一步进电机2,第一步进电机2的上侧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的上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托板6,第一托板6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步进电机11,第二步进电机11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托板12,第二托板12的上侧滑动配合有四个夹持机构;
[n0026] 夹持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第二托板12上侧的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一侧装设有第三电动推杆17,第三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装设有固定柱18,固定柱18的周侧活动配合有弧型卡板19。
[n0027] 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使用时,先将捕捉探头放置到第二托板12的上侧,然后根据捕捉探头的大小调整第二电动推杆15和第三电动推杆17的伸缩长度,在将第二电动推杆15和第三电动推杆17的长度调整完成后,滑动限位机构将捕捉探头固定在四个限位机构的内部,当捕捉探头工作的时候捕捉探头够在第一滑槽5的上侧快速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步进电机11能够快速的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电动推杆、步进电机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n0028] 通过在基板1上侧装设的第一步进电机2,方便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进行初步的调整,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的伸缩作用,方便对捕捉探头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第一固定板4上侧滑动配合的第一托板6,方便捕捉探头在对物体进行捕捉时的移动,通过第二步进电机11的转动作用,方便在捕捉探头捕捉物体时,对捕捉探头的角度调整,通过第二托板12上侧滑动配合的四个限位机构,方便对捕捉探头进行固定,减少在探头工作的过程中抖的情况发生。
[n0029] 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4的上侧开设有两第一滑槽5,两第一滑槽5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两第一滑块,第一托板6装设在四个第一滑块的上侧。
[n0030] 本实施例的第二托板12的上侧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13,四个第二滑槽13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14,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5装设在第二滑块14的上侧。
[n0031] 本实施例的基板1的下侧装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7,四个第二固定块7的内部均铰接有第四电动推杆8,四个第四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均装设有万向器9,四个万向器9的一侧装设有底座10。
[n0032] 本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块7的内部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装设有转轴,第四电动推杆8转动配合在转轴的周侧。
[n0033] 本实施例的第二托板12的上侧装设有捕捉探头,捕捉探头位于四个限位机构的内侧。
[n0034] 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n0035]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是用于区分各特征,并没有实际的次序或指向意义,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n003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n0037]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侧装设有第一步进电机(2),第一步进电机(2)的上侧装设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板(4),第一固定板(4)的上侧滑动配合有第一托板(6),第一托板(6)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步进电机(11),第二步进电机(11)的上侧装设有第二托板(12),第二托板(12)的上侧滑动配合有四个夹持机构;
夹持机构包括滑动配合在第二托板(12)上侧的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一侧装设有第三电动推杆(17),第三电动推杆(17)的输出端装设有固定柱(18),固定柱(18)的周侧活动配合有弧型卡板(19)。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4)的上侧开设有两第一滑槽(5),两第一滑槽(5)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两第一滑块,第一托板(6)装设在四个第一滑块的上侧。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托板(12)的上侧开设有四个第二滑槽(13),四个第二滑槽(13)的内部均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14),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5)装设在第二滑块(14)的上侧。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1)的下侧装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7),四个第二固定块(7)的内部均铰接有第四电动推杆(8),四个第四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均装设有万向器(9),四个万向器(9)的一侧装设有底座(10)。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块(7)的内部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装设有转轴,第四电动推杆(8)转动配合在转轴的周侧。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托板(12)的上侧装设有捕捉探头,捕捉探头位于四个限位机构的内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4667032U|2015-09-23|全景拍摄装置
CN109995915B|2021-02-12|一种电子产品及其摄像头共用结构
CN109237237A|2019-01-18|一种利用三维电影拍摄设备拍摄电影的方法
CN205336408U|2016-06-22|一种便携式电动全景拍摄云台
CN214331989U|2021-10-01|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
CN106764345A|2017-05-31|一种便携式摄像、摄影辅助稳定器
CN210979207U|2020-07-10|摄影托架
CN209622439U|2019-11-12|手持云台
CN210600854U|2020-05-22|相机三维轨道
CN205987010U|2017-02-22|一种具有人脸自动识别跟踪功能的自拍杆
US4905030A|1990-02-27|Manually operated handle for panoramic cameras
CN208110239U|2018-11-16|一种延时摄影滑轨装置
CN109237238A|2019-01-18|一种三维电影拍摄设备
CN202183816U|2012-04-04|双摄像头文件拍摄仪
CN110529715A|2019-12-03|一种便于携带的影视摄像机
CN105909935B|2019-01-15|夹持装置以及云台
CN208703520U|2019-04-05|一种多角度倾斜摄影装置
CN209540455U|2019-10-25|一种多功能自拍杆
CN212320633U|2021-01-08|一种用于影像测量仪的同轴光源旋转及定位机构
CN214396165U|2021-10-15|一种经管专业图表绘制装置
CN210567155U|2020-05-19|一种摄影测量用云台
CN211176093U|2020-08-04|一种便携式的摄像机的支撑结构
CN212922003U|2021-04-09|一种贴近摄影飞控装置
CN213186212U|2021-05-11|一种高拍仪
CN214296502U|2021-09-28|一种无人机用悬挂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09639.0U|CN214331989U|2020-12-28|2020-12-28|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CN202023209639.0U| CN214331989U|2020-12-28|2020-12-28|基于智能化的捕捉探头固定装置|
[返回顶部]